我们每个人均需要有人支持。都需要有人可依靠、可信任、可以分担痛苦和喜悦及压力,有困难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我们都需要与外界交流,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理解,从家庭、集体和社会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家庭、社会的支持是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家庭、社会的支持对精神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就像压力与疾病之间缓冲器,能够让人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更好地应付困难、渡过难关,降低应激事件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减少精神疾病的诱发因素,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而且良好的家庭、社会的支持,可以对精神疾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并且能减少复发或做到不发;反之,缺乏家庭、社会的有效支持的精神疾病患者是肯定得不到良好的康复的,并且会增加复发的机会.
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要走出精神失常,第一步就是就医;那么家属首先发现自己的家人可能是精神上出了问题时,就应督促他尽早就医明确诊断,看是否患精神疾病、如果是就应及时督促他接受治疗,为他的治疗提供所需的各种支持,保障治疗的完整有效。
为什么说要‘督促’接受治疗呢?难道精神病人他不愿意治好病吗?那我们得了感冒或普科的病我们都主动去看医生,难道精神病人不知道他得了病吗?对,的确他们在思维发生紊乱时自知力受到损害,不认为自己有病,故此时应想办法督促他们就医,接受系统的治疗。精神疾病病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残留少。
冀公网安备 13012302000382号